张家口堡,是张家口的“原点”和“根”,是这片土地历经600多年历史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把自己当作一个新来的使者,重新探寻这里的美。”一位文史爱好者曾这样说。在桥西区的张家口堡,游客可追寻深厚历史文化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由“武”而“商”成贸易通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从东门入口进入,沿大街向西行,石板路、红灯笼,古街古巷间,思绪一下子穿越回那段古老的岁月,脚步不由慢了下来。与江南古镇相比,这里虽没有灵秀之景,但历史底蕴同样令人着迷。
这里并不是以居住为目的修建的,而是为加强长城防御修建的军堡,因此其形制规模与“城”有所区别。张家口堡占地约23公顷,东西长550米,南北长374米,始建于明,曾有“武城”之誉,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城堡。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兴盛,张家口由“武”而“商”,成为中、俄、蒙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清末时,张家口一度成为中国北方除天津之外的第二大商埠。
堡子里的建筑很有看头。堡内传统民居布局主要以四合院为主,砖木混合结构,主次分明,体量适宜。院落一般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整体呈南北向长方形。如今堡内现存古迹700余处,明清时期古院落478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素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
“四门洞”体现文化融合
张家口堡的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距今400多年的历史。
这里的文昌阁“长相”奇特,整个建筑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楼台庙宇,下边是砖石结构的十字拱券通道,贯通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因其四通八达又被老百姓称为“四门洞”。文昌阁有四个门洞,每一面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南面叫“文昌阁”,北面叫“钟楼”,东面叫“鼓楼”,西面叫“山楼”。每年2月和8月,学子们要在文昌阁祭拜文昌帝君,每天的晨钟暮鼓则提醒着来往人群。
站在文昌阁的十字拱券通道仰望,穹顶中央镶嵌着道教文化的八卦图石板,石板上雕刻着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图案,石板四周有暗寓着佛教文化的倒莲花宝座……多元文化在同一建筑上交融。
口皮博物馆可“穿越古今”
为了让游客在这里体验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近几年,堡子里在原有古建筑的基础上打造了“三馆两展”,免费向游客开放。“三馆”即金融博物馆、口皮博物馆与图书馆,“两展”即老照片展与三雕展。
在张家口堡口皮博物馆,一双形似现在豆豆鞋的展品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这是辽代的奶熟皮鞋。利用奶发酵,使动物皮由生皮变为熟皮,这种鞣制工艺称为奶熟,优点是皮子韧性好、拉力强,体现了当时先进的工艺。”随着讲解员的讲述,仿佛回到了那个曾经辉煌的岁月。
历史上,皮货是张家口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口皮”指的就是产自张家口一带的皮货。当时每年过完八月十五,皮货商贩就要开始忙碌了,赶着牛马车挨家挨户收购皮货。收上来的皮货先用刮削器去除皮子上的油,撒上盐等着皮子阴干,然后等开春再对皮子进行手工制作。
张库商道的兴盛,为勤劳的张家口人打开了致富的道路。大量的张家口人从事皮毛加工业,被称为毛毛匠,而毛毛匠集中居住的街巷唤作毛毛匠巷,先是一道巷子,后来有了二道巷……当时张家口成为全国最著名的皮毛加工基地。一间间展室内,阳光透过窗户照着一件件展品,光阴交错间仿佛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北京日报记者 李如意 张家口日报记者 荆丽娟 王晓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