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联合举办的“北京城市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北京城市(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报告》。
“此次报告基于北京市老年人体检数据,通过统计学模型构建出了客观反映老年人体质健康的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可以为老年人个体、单位及社会三个层面评价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发布会现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王小娥说。
《北京城市(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与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联合发布。
(资料图)
经过多轮医学和统计学专家的论证,报告确定了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北京城市(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指数采用百分制的形式,从身体形态与基本功能、日常活动适应能力、心脑血管及内分泌功能、肝肾功能、免疫状态五个维度进行测量。
报告显示,2006年至2020年,北京城市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相对稳定,其中生活适应能力普遍偏低,但有上升趋势。
“这表明,北京市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日常活动适应能力不断提升。”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王瑜解释道。
报告显示,北京老年体检人群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虽然早期有所升高,但后期呈下降趋势。表明老年人群中患慢性病比例提升,防控的压力有所增大。
分性别来看,各年份男性老年人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得分高于女性老年人,但其得分差距自2016年起逐渐缩小,且在BMI、血压、空腹血糖、血尿酸这四个指标上,女性老年人的得分高于男性。
“这提示我们,男女性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存在不同,我们在制定干预政策时,应该更加有针对性。”王瑜说。
据介绍,该报告关注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研究共纳入北京市体检中心2006—2020年128633人次的体检数据。
北京城市(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的构建,宏观层面上,为了解北京地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了支持,微观层面上,也便于老人更了解自身的健康水平。
“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希望利用老年人常规的健康体检数据,基于医学测量的指标客观反映老年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通过指数的构建,我们可以对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衡量,并根据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王瑜说。
“2021年,北京60岁以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占人口总数22.2%,标志着北京已经进入了中度人口老龄化社会。” 王小娥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指出,北京城市(老年)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作为客观评价,有助于了解制约老年人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明确健康的改进方向,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学的量化决策依据。
“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非常规范、科学、合理,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北京大学教授乔晓春点评道,“建议之后对研究数据做更加深入的开发。目前的结果是一个描述性的结果,但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原因与后果。如果能够进一步挖掘,报告的数据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褚熙从健康教育的角度进行点评。她指出,在做健康教育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公众的接受度。引导公众的健康观念,将客观的数据应用到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健康管理科胡荣主任表示,我们需要引导老人干预自己的相关健康指标,并通过更精简的指标、大数据与风险评估系统,更精准地发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隐患,减少他们未来发病的风险。“真正做到虽然越来越老,但活得越来越好。”胡荣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