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下,信用债发行受到影响。东方金诚统计数据显示,近期信用债发行利率明显上行且取消发行规模大幅上升,信用债发行规模环比降幅较大,净融资转负。其中城投债发行量环比继续小幅下行,净融资自2021年6月以来首度转负;产业债发行量环比降幅较大,净融资转负并创年内新低。
面对债市调整局面,多家理财公司发文表示,债券市场的配置价值已经显现。交银理财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根据目前债市的收益率水平,市场普遍认为信用债、二级永续债已经超调,其他如存单、国债等也大多处于超调状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债券市场未来走势备受市场关注。中证鹏元总裁李勇表示,2023年信用债到期规模空前,地产、城投、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很大,保持信用债净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对金融领域风险的防范非常必要,近期出台了针对提振房地产的一系列举措,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再此得到确认,房地产将逐步走出下行风险,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用债发行规模下降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11月以来,债市收益率明显上行,信用债发行“首当其冲”。东吴证券研报显示,一级市场上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定向工具)取消或推迟发行数量和规模显著增加。
一位券商人士坦言:“(信用)债不好卖。一方面是到了年底,银行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债市调整引起的理财赎回更是加剧这一情况。”
兴业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黄伟平认为,理财产品赎回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当前主导债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债市场行情的主线之一,银行理财赎回压力继续释放,机构被动抛售债券致使债市继续调整。
东方金诚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发行结构来看,11月各评级信用债净融资全面转负,AA级信用债净融资连续第三个月为负且融资缺口环比扩大;分企业性质看,城投债和央企债净融资由正转负,产业类地方国企债和广义民企债净融资缺口走阔;分券种看,主要券种发行量同比均大幅下降,当月仅中票净融资小幅为正,其他券种净融资全面转负。
信用债取消发行的背后原因有哪些?东吴证券在研报指出,2022年11月以来债券利率超预期上行导致发债意愿显著下降:在政策调整、资金面收敛、市场情绪负反馈,加之理财赎回等因素影响下,2022年11月以来债市收益率明显上行。对于债券发行人而言,信用债融资成本过高,因而信用债取消发行的数量和规模也显著上升。截至2022年12月17日,11月以来共有234只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合计达1681.61亿元;共有8只信用债推迟发行,规模合计达62.80亿元。在信用债发行方面,11月总发行量为8633.91亿元,同比下降26.66%,净融资额为-1435.35亿元。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近期出现的信用债大规模取消发行现象,取消发行主体评级以AAA级为主,企业性质以国企为主,且多为在债券市场波动较大的因素下,发行人主动取消发行。预计随市场对利率趋势形成稳定预期后,此次取消发行潮会逐渐回落,预计持续时间不会过长。
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
在当前市场行情下,机构普遍关注信用债的配置价值。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相对非金融信用债,目前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有较高票息和调整到较高分位数,但是目前债市仍处于平衡过程中,冲击最大的阶段可能过去。未来走势还是要考虑自上而下的定价逻辑,毕竟信用跟着利率走,对于未来大方向依然并不明朗,所以建议负债稳定、策略灵活的机构或者组合可以考虑票息策略。
“总体来看,2022年债券市场总体流动性较为宽裕,着力宽信用,货币政策和融资环境比较友好,截至12月15日,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为11.9万亿元,预计全年发行规模将同比下降4.4%左右,发行量基本保持稳定;全年净融资规模预计1.4万亿元左右,较去年下滑37%。”李勇在“中证鹏元2023年信用风险年会”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面也在释放积极信号。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75%,与上月持平;鉴于本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元,最终实现“加量平价续作”,这是继12月5日降准资金落地以来的再一次资金投放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2022—2023经济年会”活动上表示,2023年的货币政策要坚持“总量要够,结构要准”,力度不能小于2022年。“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总体来看,近年来央行多在经济承压、流动性、信用等市场风险抬升阶段加大 MLF 净投放规模,多为稳定经济增长、缓解流动性紧张、稳定市场情绪与预期等目的。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发行规模